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发展护理学本科和研究生层次

来源:国际护理学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是面向职业领域,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教育,与以“学术目的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并存于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各层次教育中[1]。2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是面向职业领域,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教育,与以“学术目的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并存于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各层次教育中[1]。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完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应采用本科教育对口培养的制度,并积极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专业硕士培养制度[2]。” 2014年2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其中包括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3]。而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主要定位在专科层次[4],缺乏与本科、研究生层次之间有效的衔接,成为“终结性教育”,难以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其本身也难以改变次等教育的地位。因此,为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完善职业教育层次,有必要适度发展本科、研究生层次高等职业教育[1],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体系。 1高等职业护理专业设置本科和研究生层次教育的必要性 护理是一门社会性、服务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5],其发展必须顺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和医疗改革的需要。然而,中国护理队伍虽得到蓬勃发展,但发展还很不完善[6]。截至2018年末,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超过400万,其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护士为70%[7]。然而,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趋势明显,人民群众对高层次、专科型、技能型护理人才需求依然巨大。而作为人才培养的金字塔尖的高等教育难以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如此多的护理人才,同时根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护理硕士研究生毕业后70%以上的意向是参与教学工作[8],这直接导致了服务于临床工作的高层次护理人才极度缺乏,严重影响了护理学科的发展。而占有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职业教育,理应探索立足于服务临床工作的本科、研究生层次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这是职业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和护理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护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未来10年的发展重点应大力发展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否则,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就跟不上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步伐。 2国内外高等护理职业教育现状 2.1 我国高等护理职业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部分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大学附设的职业学院开办4年制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学生在修满学分和经考核合格后,可授予相关专业学士学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生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仅有个别职业学院和大学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案例,如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和华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第1名应用型研究生,湖南环境生物职院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培养农业推广和风景园林专业的研究生。然而,目前我国护理专业却没有本、研层级的高等职业教育,对于该如何开展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我们可以借鉴以上专业的发展模式。 2.2 美国的护理职业教育现状 美国护理教育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护理教育经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已基本构建起一个从初级水平到高级水平、从应用型技术人员培训到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在美国,职业技术教育和大学教育是美国正规护理教育的2个水平。职业技术教育通过各州的社区学院副学士和学士课程完成了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完美对接。社区学院护理专业的学制多为2年,其招收对象是高中毕业生或者相同学历者,也可是临床工作的助理护士,以注册职业护士教育、注册护理教育项目以及授予学士学位项目为主的职业教育。当学生完成2年制社区学院护理教育后可进入大学的护理学院继续学习,只需再完成2年的护理课程便可获得学士学位,完成了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完美对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美国对高层次、高学历、专科型的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社区学院也开始实施学士学位教育,培养护理本科层次的人才。 2.3 法国的护理职业教育现状 法国的护理职业教育有专科、本科、研究生3个层次。护理专科毕业的优秀学生可继续攻读护理硕士,本科生在获得Maitrise学位后经学业档案审查可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法国的护理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起一个从初级水平到高级水平、从培养专业技能型人员到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 3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开办本科、研究生层次护理教育面临的问题 3.1 缺乏完整的培养体系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高等教育划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2个系列[9]。普通高等教育强调的是较强的系统理论基础,而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的是较强的实践技术和专门技能,二者的内部构成均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等多个层次。然而,目前我国护理学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层次集中在专科层次[10],并且护理专业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特别是高等职业护理专科教育和护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本应以中职生源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生源基本上偏移到职教体系外的普通高中生源,而高等职业护理专业专科层次学生如果想进一步深造学习,必须要跳出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重回到普通高等教育系统,使职教体系的护理人才培养缺乏多元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同时,由于现行的高等教育招生注重学生系统的理论知识的考核及外语能力的测试,高等职业学生参考本科、研究生层次的高等教育考试必定处于劣势,加上目前多数招收护理研究生的大学不再接收同等学历的考生,高等职业专科层级的护理学生几乎没有学力提升及再次深造学习的可能性,自我发展的诉求得不到满足。因此,我国护理职业教育缺乏连续性的、连贯的培养体系,专科层级职业教育几乎陷入终结性教育境地,护理职业教育不能满足社会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3.2 人才培养定位模糊 高等职业护理教育的定位是培养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家庭护理和健康保健工作的高学历、高素质及高技能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11]。但中国传统的精英教育理念无形之中同化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个性发展,部分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模糊、特色难显[12],教学中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理论的讲解,缺乏评判性思维和自我学习能力等隐性能力的培养,同时理论化的课程设置未能很好地与临床实际工作相衔接,未能体现出“以能力为核心”及“职业化”培养目标,使人才培养与市场需要有较大差距,培养出来的学生出现高等职业不“高”的现象。 3.3 缺乏培养本、研层次的师资 要培养为临床工作第一线培养医学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宽、有较强的护理专业技术、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型护理人才,实现需要一支数量充足,并且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而目前,我国高等职教护理教师的来源主要有改制教师(普通大专和成人专科院校改制、中专和中技学校升格、专科和中专合并转型而来)、高校应届毕业生和临床兼职教师[13]。其中“转型”教师大多学历较低,自身知识储备有限,科研能力较差,不能满足本、研层次的学生的知识需求。同时,由于职教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部分护理专业教师忙于应付教学任务[14],难以有时间及精力完成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及时更新和完善自我知识体系,更鲜有机会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及实践,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而新入职的研究生层次的护理教师,虽然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临床经验和实践能力不足,不能达到职业教育以实践为重点的教学要求。此外,临床兼职教师虽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但专业知识不足,教学能力不强,缺乏科研能力。因此,我国职业院校真正具备“双师型”素质的护理教师非常短缺,缺乏培养高等职业护理本科、研究生层次的师资力量。 4开办本科、研究生层次护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具体的策略 4.1 制度创新 对一些具备一定的办学条件,办学基础比较好、办学效益比较突出、积累了较多的办学经验的职业技术学院,比如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可以给予政策上的扶持措施,如设立奖学金、贷学金、减免学费等措施鼓励高等职业护理学生上本、研高等职业,限制、控制本研高等职业高收费,同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扶持,允许他们办更高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从而在我国护理专业建立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完整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针对绝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缺乏培养护理本科、研究生层次的教育的经验及师资力量,可采取与普通高等院校联合培养的模式。学生可在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而实践实习在职业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完成。在培养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时,学生选取职业学院的课题,在其附属医院开展应用型研究,完成应用型硕士论文。这样既突出了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强调了以技能为重点的培养目标,又弥补了职业学院相对不足的理论教学和科研思维的培养,做到了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突破高等职业教育的瓶颈。 4.2 设置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护理教育要获得社会的认可,必须跳出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设置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按照高等职业护理的人才规格和基本特征进行人才培养,并需紧密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办学目标、服务对象、社会需求、生源特征及办学条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护理本科教育既不同于一般4年制的普通本科,也不同于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应以能力为核心,定位为面向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护理工作第一线,具有较强岗位核心实践能力和一定发展潜能的高级专业实用型人才。 对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开展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杨东平教授就曾建议“将专业硕士、专业博士放到有专业背景的高等职业院校、民办高校,利用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性资源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专业硕士[15]。” 从我国职业院校的定位看,目前要开展研究生教育,应定位在专业硕士上,培养具有一定的职业背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16]。因此,对高等职业院校护理研究生培养应参考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将其定位为“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本学科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具有教学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专门人才”,其主要目的是为培养更多扎根于临床的专科护士、临床护理教育工作者乃至临床护理专家。 4.3 活化招生录取途径,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 我国护理学本科、研究生招生一直采取严格的考试入学制度,由全国统一考试,本科招收对象主要为高中毕业生,研究生招收具有学士学位或者具有同等学力者。而我国有大量的临床一线护士,她们由于繁重的工作任务或者还需兼顾家庭的原因,难以通过严格的本科、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生即使通过了入学考试,却因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往往需要脱产3年进行学习,存在诸多后顾之忧,妨碍了大量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向更高层次发展。此外,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已经招收了相当的研究生、博士层次的高学历护理人才,但是考虑到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及民众对高层次卫生人才的巨大需求,要逐步提高我国护士的总体数量、优化学历层次结构还需提升大量临床一线护士的整体学历水平。因此,为了吸引更多临床一线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才,加速护理学科的专业化发展,培养更多高端技能型人才,高等护理职业教育在招生制度需要创新,本科、研究生层次的招生中应突显职业教育的特色,加大对临床技能的考核,招收中还应考虑相当比例的在职护理人员,可采取委培的形式与考生单位制定对口培养方案,解除考生后顾之忧,避免在职护理人员失去再次深造的机会,促进大量的护理人才向更高层次发展。 考虑到大多数学员已经通过了专科层次的学习,对于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护理人才培养,应探索更灵活的教学方式。对在职护理人员的课程学习应实行学分制的方式,课程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对于英语、政治等基础课程可采取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对专业课程学习,为避免与专科阶段学习的重复,授课中应注重知识的深化和更新。为突出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专业课程可采取“边理论边实践”的模式,做到与岗位的完美对接。对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士,可适当减少临床实践时间,提前申请毕业考核,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对护理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层级的教学,应注重学与用的对等性,增设肿瘤护理学、康复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等亚专业课程,突出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为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及人文素养,应纳入医学伦理学、护士形体与礼仪、医学与法学、人际沟通等人文课程。为突出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强化技能操作,可将职业技能鉴定内容融入专业教学中进行教学和考核,设立护理员、养老护理员、急救技术、妇幼保健员、育婴师、公共营养师等方向的职业能力培养。同时,为使其能更好地就业,去除从学校到工作的门槛,高等职业护理本科教育应大力推行“双证”制度,使其毕业时除拿到学位证书外,还应拿到护士资格证,获取从事职业工作的准入资格。 对研究生层级的护理专业硕士的培养可以借鉴美国护理专业硕士的招生培养模式, 主要招生已经获取本科学历且具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在职护理人员,护理人员根据临床发展和爱好选择相应方向的专业化硕士课程, 一般2~3年, 课程内容注重高级临床护理的专业设置,与学士学位课程不重复[17]。同时,为突出技能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对于5年以下工作经验的护士,其培养应与专科护士培养相衔接,减少了学生毕业后的重复学习,有利于护理人才培养的连贯性,对有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高等职业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与专科护士的培养相衔接[18],实现学历教育与专业化进程相结合,加速了临床高级实践能力的培养。 4.4 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重视护理师资建设是提高护理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19-20]。针对职业学院护理师资学历偏低的问题,学院应鼓励40岁以下专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部分有能力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以提高护理师资整体学历层次。 为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护理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掌握最前沿的临床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21]。承担文化课的教师要了解护理职业的工作性质及具体工作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职业素养及职业情感的培养。护理专业教师应具有相当的临床工作经历,根据师资培养的方向选择医院的某一专科深入临床护理工作一线,保证每年有至少2个月的临床护理工作时间。为缓解职业院校护理师资短缺的问题,学院可从医院招聘部分具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且有一定学术造诣的兼职师资,通过教学实践培养,逐步充实、完善专业教师队伍,形成合理比例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从而达到专业教学的要求。此外,为加强职业院校学术及科研水平的培养,为本科、研究生层次教学储备合格师资的队伍,学校应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或参与企业项目开发, 重视学科带头人以及骨干教师的培养等,同时应引进优秀的具有专长的高等职业高学历的护理教育教师,形成强有力的教师群体。 4.5 深化校院合作,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本科和研究生层次高等职业护理教育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达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改变传统的学院型一元制模式,而采用二元制(学院医院合作模式)即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与岗位训练相结合。人才培养要充分发挥医院的文化、技术、设备、信息等资源优势, 培养符合行业和社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形成具有鲜明特色、校企紧密结合的新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22-23]。为推动校院合作纵深发展,医院可采取订单式的培养,输送人才到高等职业院校继续深造,提升医院人员学历层次,学校也可将学生送入医院学习实践,顶岗实习,培养出符合行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达到合作双赢的目的。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高等职业护理专业推进高层次技能型人才是完全符合护理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能够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尽管目前推进本科和研究生层级教育还面临重重困难,应想办法克服重重困难,研究破解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贯通,建立职业教育的立交桥。 [1] 文清.现代职业教育“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立交桥”的建构与运行[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16):29-34. [2] 蒋勇.全日制工程硕士靶向化培养的可行性分析[J].才智,2018(10):186-187. [3] 董晓.中等职业学校国学教学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18. [4] 沙鑫美.本科职业教育的内涵分析与培养特征[J].教育与职业,2017(22):27-32. [5] 余剑珍.高等护理教育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6] 吴欣娟.人文关怀:护理发展新篇章[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5):305-307. [7] 王春婷,陆巍,郭子荷.近10年我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当代护士,2019,26(8):4-7. [8] 曹健敏,王光鹏,杨青敏.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天津护理,2019,27(4):423-427. [9] 陈克勤.物流管理专业设置高职本科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2(4):19-20. [10] 李英顺.有关专科层次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的一点体会[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8):197. [11] 余惠琴.我国高职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概述[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7):496-499. [12] 项俊之,季诚.参与式教学在我国护理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与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6,27(6):146-148. [13] 葛虹,张小来,汪洪杰,等.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7):1137-1138. [14] 林锋.高职护理管理课程推行双课程负责人制的探索[J].全科护理,2016,14(34):3648-3650. [15] 柴福洪.发展本科和研究生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2):49-51. [16] 李海.职业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原则与措施[J].职业教育,2013(9):92-96. [17] 陈婧,杨美芳,钟清玲,等.国外护理硕士教育与临床实践效果的研究现状[J].医学与哲学,2013,34(5):81-84. [18] 张婷,鞠梅,王垭,等.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J].护理学杂志,2015,30(16):12-15. [19] 孙宏玉,魏征新.北京大学护理学院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建设经验与探讨[C].温州.2011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及护理专业学位工作专题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2011:1. [20] 尤黎明,万丽红,颜君.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探讨[C].温州.2011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及护理专业学位工作专题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2011:1. [21] 石红伟,张腾腾,卢亚琳,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医学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2018,31(8):16-17. [22] 曹吉花,郝保明,汪材印,等.加强校企合作 培养应用型人才[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6(4):136-138. [23] 杨昭,史立华,韩彦林,等.企业新型学徒制背景下校企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J].现代营销,2019(10):5.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是面向职业领域,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教育,与以“学术目的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并存于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各层次教育中[1]。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完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应采用本科教育对口培养的制度,并积极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专业硕士培养制度[2]。” 2014年2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其中包括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3]。而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主要定位在专科层次[4],缺乏与本科、研究生层次之间有效的衔接,成为“终结性教育”,难以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其本身也难以改变次等教育的地位。因此,为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完善职业教育层次,有必要适度发展本科、研究生层次高等职业教育[1],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体系。1高等职业护理专业设置本科和研究生层次教育的必要性护理是一门社会性、服务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5],其发展必须顺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和医疗改革的需要。然而,中国护理队伍虽得到蓬勃发展,但发展还很不完善[6]。截至2018年末,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超过400万,其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护士为70%[7]。然而,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趋势明显,人民群众对高层次、专科型、技能型护理人才需求依然巨大。而作为人才培养的金字塔尖的高等教育难以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如此多的护理人才,同时根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护理硕士研究生毕业后70%以上的意向是参与教学工作[8],这直接导致了服务于临床工作的高层次护理人才极度缺乏,严重影响了护理学科的发展。而占有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职业教育,理应探索立足于服务临床工作的本科、研究生层次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这是职业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和护理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护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未来10年的发展重点应大力发展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否则,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就跟不上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步伐。2国内外高等护理职业教育现状2.1 我国高等护理职业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部分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大学附设的职业学院开办4年制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学生在修满学分和经考核合格后,可授予相关专业学士学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生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仅有个别职业学院和大学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案例,如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和华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第1名应用型研究生,湖南环境生物职院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培养农业推广和风景园林专业的研究生。然而,目前我国护理专业却没有本、研层级的高等职业教育,对于该如何开展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我们可以借鉴以上专业的发展模式。2.2 美国的护理职业教育现状 美国护理教育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护理教育经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已基本构建起一个从初级水平到高级水平、从应用型技术人员培训到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在美国,职业技术教育和大学教育是美国正规护理教育的2个水平。职业技术教育通过各州的社区学院副学士和学士课程完成了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完美对接。社区学院护理专业的学制多为2年,其招收对象是高中毕业生或者相同学历者,也可是临床工作的助理护士,以注册职业护士教育、注册护理教育项目以及授予学士学位项目为主的职业教育。当学生完成2年制社区学院护理教育后可进入大学的护理学院继续学习,只需再完成2年的护理课程便可获得学士学位,完成了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完美对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美国对高层次、高学历、专科型的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社区学院也开始实施学士学位教育,培养护理本科层次的人才。2.3 法国的护理职业教育现状 法国的护理职业教育有专科、本科、研究生3个层次。护理专科毕业的优秀学生可继续攻读护理硕士,本科生在获得Maitrise学位后经学业档案审查可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法国的护理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起一个从初级水平到高级水平、从培养专业技能型人员到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3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开办本科、研究生层次护理教育面临的问题3.1 缺乏完整的培养体系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高等教育划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2个系列[9]。普通高等教育强调的是较强的系统理论基础,而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的是较强的实践技术和专门技能,二者的内部构成均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等多个层次。然而,目前我国护理学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层次集中在专科层次[10],并且护理专业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特别是高等职业护理专科教育和护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本应以中职生源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生源基本上偏移到职教体系外的普通高中生源,而高等职业护理专业专科层次学生如果想进一步深造学习,必须要跳出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重回到普通高等教育系统,使职教体系的护理人才培养缺乏多元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同时,由于现行的高等教育招生注重学生系统的理论知识的考核及外语能力的测试,高等职业学生参考本科、研究生层次的高等教育考试必定处于劣势,加上目前多数招收护理研究生的大学不再接收同等学历的考生,高等职业专科层级的护理学生几乎没有学力提升及再次深造学习的可能性,自我发展的诉求得不到满足。因此,我国护理职业教育缺乏连续性的、连贯的培养体系,专科层级职业教育几乎陷入终结性教育境地,护理职业教育不能满足社会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3.2 人才培养定位模糊 高等职业护理教育的定位是培养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家庭护理和健康保健工作的高学历、高素质及高技能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11]。但中国传统的精英教育理念无形之中同化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个性发展,部分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模糊、特色难显[12],教学中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理论的讲解,缺乏评判性思维和自我学习能力等隐性能力的培养,同时理论化的课程设置未能很好地与临床实际工作相衔接,未能体现出“以能力为核心”及“职业化”培养目标,使人才培养与市场需要有较大差距,培养出来的学生出现高等职业不“高”的现象。3.3 缺乏培养本、研层次的师资 要培养为临床工作第一线培养医学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宽、有较强的护理专业技术、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型护理人才,实现需要一支数量充足,并且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而目前,我国高等职教护理教师的来源主要有改制教师(普通大专和成人专科院校改制、中专和中技学校升格、专科和中专合并转型而来)、高校应届毕业生和临床兼职教师[13]。其中“转型”教师大多学历较低,自身知识储备有限,科研能力较差,不能满足本、研层次的学生的知识需求。同时,由于职教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部分护理专业教师忙于应付教学任务[14],难以有时间及精力完成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及时更新和完善自我知识体系,更鲜有机会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及实践,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而新入职的研究生层次的护理教师,虽然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临床经验和实践能力不足,不能达到职业教育以实践为重点的教学要求。此外,临床兼职教师虽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但专业知识不足,教学能力不强,缺乏科研能力。因此,我国职业院校真正具备“双师型”素质的护理教师非常短缺,缺乏培养高等职业护理本科、研究生层次的师资力量。4开办本科、研究生层次护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具体的策略4.1 制度创新 对一些具备一定的办学条件,办学基础比较好、办学效益比较突出、积累了较多的办学经验的职业技术学院,比如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可以给予政策上的扶持措施,如设立奖学金、贷学金、减免学费等措施鼓励高等职业护理学生上本、研高等职业,限制、控制本研高等职业高收费,同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扶持,允许他们办更高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从而在我国护理专业建立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完整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针对绝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缺乏培养护理本科、研究生层次的教育的经验及师资力量,可采取与普通高等院校联合培养的模式。学生可在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而实践实习在职业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完成。在培养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时,学生选取职业学院的课题,在其附属医院开展应用型研究,完成应用型硕士论文。这样既突出了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强调了以技能为重点的培养目标,又弥补了职业学院相对不足的理论教学和科研思维的培养,做到了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突破高等职业教育的瓶颈。4.2 设置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护理教育要获得社会的认可,必须跳出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设置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按照高等职业护理的人才规格和基本特征进行人才培养,并需紧密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办学目标、服务对象、社会需求、生源特征及办学条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护理本科教育既不同于一般4年制的普通本科,也不同于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应以能力为核心,定位为面向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护理工作第一线,具有较强岗位核心实践能力和一定发展潜能的高级专业实用型人才。对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开展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杨东平教授就曾建议“将专业硕士、专业博士放到有专业背景的高等职业院校、民办高校,利用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性资源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专业硕士[15]。” 从我国职业院校的定位看,目前要开展研究生教育,应定位在专业硕士上,培养具有一定的职业背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16]。因此,对高等职业院校护理研究生培养应参考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将其定位为“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本学科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具有教学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专门人才”,其主要目的是为培养更多扎根于临床的专科护士、临床护理教育工作者乃至临床护理专家。4.3 活化招生录取途径,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 我国护理学本科、研究生招生一直采取严格的考试入学制度,由全国统一考试,本科招收对象主要为高中毕业生,研究生招收具有学士学位或者具有同等学力者。而我国有大量的临床一线护士,她们由于繁重的工作任务或者还需兼顾家庭的原因,难以通过严格的本科、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生即使通过了入学考试,却因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往往需要脱产3年进行学习,存在诸多后顾之忧,妨碍了大量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向更高层次发展。此外,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已经招收了相当的研究生、博士层次的高学历护理人才,但是考虑到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及民众对高层次卫生人才的巨大需求,要逐步提高我国护士的总体数量、优化学历层次结构还需提升大量临床一线护士的整体学历水平。因此,为了吸引更多临床一线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才,加速护理学科的专业化发展,培养更多高端技能型人才,高等护理职业教育在招生制度需要创新,本科、研究生层次的招生中应突显职业教育的特色,加大对临床技能的考核,招收中还应考虑相当比例的在职护理人员,可采取委培的形式与考生单位制定对口培养方案,解除考生后顾之忧,避免在职护理人员失去再次深造的机会,促进大量的护理人才向更高层次发展。考虑到大多数学员已经通过了专科层次的学习,对于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护理人才培养,应探索更灵活的教学方式。对在职护理人员的课程学习应实行学分制的方式,课程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对于英语、政治等基础课程可采取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对专业课程学习,为避免与专科阶段学习的重复,授课中应注重知识的深化和更新。为突出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专业课程可采取“边理论边实践”的模式,做到与岗位的完美对接。对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士,可适当减少临床实践时间,提前申请毕业考核,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对护理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层级的教学,应注重学与用的对等性,增设肿瘤护理学、康复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等亚专业课程,突出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为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及人文素养,应纳入医学伦理学、护士形体与礼仪、医学与法学、人际沟通等人文课程。为突出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强化技能操作,可将职业技能鉴定内容融入专业教学中进行教学和考核,设立护理员、养老护理员、急救技术、妇幼保健员、育婴师、公共营养师等方向的职业能力培养。同时,为使其能更好地就业,去除从学校到工作的门槛,高等职业护理本科教育应大力推行“双证”制度,使其毕业时除拿到学位证书外,还应拿到护士资格证,获取从事职业工作的准入资格。对研究生层级的护理专业硕士的培养可以借鉴美国护理专业硕士的招生培养模式, 主要招生已经获取本科学历且具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在职护理人员,护理人员根据临床发展和爱好选择相应方向的专业化硕士课程, 一般2~3年, 课程内容注重高级临床护理的专业设置,与学士学位课程不重复[17]。同时,为突出技能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对于5年以下工作经验的护士,其培养应与专科护士培养相衔接,减少了学生毕业后的重复学习,有利于护理人才培养的连贯性,对有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高等职业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与专科护士的培养相衔接[18],实现学历教育与专业化进程相结合,加速了临床高级实践能力的培养。4.4 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重视护理师资建设是提高护理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19-20]。针对职业学院护理师资学历偏低的问题,学院应鼓励40岁以下专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部分有能力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以提高护理师资整体学历层次。为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护理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掌握最前沿的临床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21]。承担文化课的教师要了解护理职业的工作性质及具体工作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职业素养及职业情感的培养。护理专业教师应具有相当的临床工作经历,根据师资培养的方向选择医院的某一专科深入临床护理工作一线,保证每年有至少2个月的临床护理工作时间。为缓解职业院校护理师资短缺的问题,学院可从医院招聘部分具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且有一定学术造诣的兼职师资,通过教学实践培养,逐步充实、完善专业教师队伍,形成合理比例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从而达到专业教学的要求。此外,为加强职业院校学术及科研水平的培养,为本科、研究生层次教学储备合格师资的队伍,学校应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或参与企业项目开发, 重视学科带头人以及骨干教师的培养等,同时应引进优秀的具有专长的高等职业高学历的护理教育教师,形成强有力的教师群体。4.5 深化校院合作,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本科和研究生层次高等职业护理教育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达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改变传统的学院型一元制模式,而采用二元制(学院医院合作模式)即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与岗位训练相结合。人才培养要充分发挥医院的文化、技术、设备、信息等资源优势, 培养符合行业和社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形成具有鲜明特色、校企紧密结合的新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22-23]。为推动校院合作纵深发展,医院可采取订单式的培养,输送人才到高等职业院校继续深造,提升医院人员学历层次,学校也可将学生送入医院学习实践,顶岗实习,培养出符合行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达到合作双赢的目的。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高等职业护理专业推进高层次技能型人才是完全符合护理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能够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尽管目前推进本科和研究生层级教育还面临重重困难,应想办法克服重重困难,研究破解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贯通,建立职业教育的立交桥。参考文献:[1] 文清.现代职业教育“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立交桥”的建构与运行[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16):29-34.[2] 蒋勇.全日制工程硕士靶向化培养的可行性分析[J].才智,2018(10):186-187.[3] 董晓.中等职业学校国学教学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18.[4] 沙鑫美.本科职业教育的内涵分析与培养特征[J].教育与职业,2017(22):27-32.[5] 余剑珍.高等护理教育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6] 吴欣娟.人文关怀:护理发展新篇章[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5):305-307.[7] 王春婷,陆巍,郭子荷.近10年我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当代护士,2019,26(8):4-7.[8] 曹健敏,王光鹏,杨青敏.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天津护理,2019,27(4):423-427.[9] 陈克勤.物流管理专业设置高职本科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2(4):19-20.[10] 李英顺.有关专科层次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的一点体会[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8):197.[11] 余惠琴.我国高职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概述[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7):496-499.[12] 项俊之,季诚.参与式教学在我国护理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与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6,27(6):146-148.[13] 葛虹,张小来,汪洪杰,等.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7):1137-1138.[14] 林锋.高职护理管理课程推行双课程负责人制的探索[J].全科护理,2016,14(34):3648-3650.[15] 柴福洪.发展本科和研究生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2):49-51.[16] 李海.职业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原则与措施[J].职业教育,2013(9):92-96.[17] 陈婧,杨美芳,钟清玲,等.国外护理硕士教育与临床实践效果的研究现状[J].医学与哲学,2013,34(5):81-84.[18] 张婷,鞠梅,王垭,等.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J].护理学杂志,2015,30(16):12-15.[19] 孙宏玉,魏征新.北京大学护理学院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建设经验与探讨[C].温州.2011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及护理专业学位工作专题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2011:1.[20] 尤黎明,万丽红,颜君.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探讨[C].温州.2011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及护理专业学位工作专题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2011:1.[21] 石红伟,张腾腾,卢亚琳,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医学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2018,31(8):16-17.[22] 曹吉花,郝保明,汪材印,等.加强校企合作 培养应用型人才[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6(4):136-138.[23] 杨昭,史立华,韩彦林,等.企业新型学徒制背景下校企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J].现代营销,2019(10):5.

文章来源:《国际护理学杂志》 网址: http://www.gjhlxzz.cn/qikandaodu/2020/0529/338.html



上一篇:人类学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人工神经网络在护理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国际护理学杂志投稿 | 国际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护理学杂志版面费 | 国际护理学杂志论文发表 | 国际护理学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国际护理学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